南湖红帆“学术领航” ——劳动与社会保障系举办“人工智能辅助医疗中的经济学问题”学术讲座

发布者:王海军发布时间:2025-09-28浏览次数:10


(通讯员:贾宇彤)9月25日下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魏立佳教授在文翰楼东814会议室作了题为“人工智能辅助医疗中的经济学问题”的学术报告。会议由薛新东教授主持,公共管理学院部分教师以及研究生共同参与了本次会议。

魏立佳教授首先介绍了武汉大学行为科学实验室。该实验室积极布局人工智能+经济学实验,开发了一个基于微信的行为实验研究云平台,它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大学生被试库,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支持千人级的线下经济学实验平台。

随后,魏立佳教授详细阐述了近期发表于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的论文“Overcoming medical overuse with AI assistance: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该论文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196名执业医师和240名实习医师为研究对象,探讨人工智能对医生诊疗行为的影响。

实验采用“2×3”因子设计的虚拟化医患问诊与诊疗场景。“2×3”中的“2”为“是否有AI辅助诊疗”,“3”为“按医疗服务数量支付”、“按患者病例数量支付”和“按医疗服务质量支付”等三种不同支付方式(医生激励方式)。研究结果显示,AI辅助减少了过度医疗,提升了诊疗正确率,两种效果分别在“按患者病例数量支付”和“按医疗服务质量支付”分组中影响更大;AI辅助在提高诊疗效率的同时,也导致对医生的经济激励占据主导。本文结果表明,AI无法完全克服医生的过度治疗,最大化发挥AI的作用,需要配套相应的医保支付方式。

然后,魏立佳教授分享了最新的工作论文“AI Transparenency Paradox:When Medical AI Explanations Help and When They Harm”。该实验分为四个组,“AI单独建议”、“AI概率性建议”、“AI单独建议+解释”和“AI概率性建议+解释”。发现当AI正确,AI有解释使得医生准确度提高。当AI错误,AI有解释使得医生准确度下降。并且AI错误解释带偏比正确解释效果大一倍。研究结果表明,存在医生能力和自信程度的异质性,AI应该根据不同人给予不同建议,对能力差且自信的人给予解释,对能力差且不自信的人直接给出结果。

报告期间,参会师生围绕AI在医疗系统的应用及经济学相关问题深入交流,现场气氛热烈。其中李锐教授提到结果跟AI选择有关,不同AI结果不一样。魏立佳教授回答现实中南医院使用的小模型,只有“AI概率性建议”,导致医生不信任,因此使用较少。薛新东教授围绕“人工智能对实验经济学的影响”“人工智能与医疗老龄化课题”进行提纲挈领的总结。本次学术分享让师生对“人工智能辅助医疗中的经济学问题”产生强烈共鸣,深化了对相关研究的认知,进一步促进了师生学术交流。


编辑:贾宇彤

审核:薛新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