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学子风采‖2022届优秀硕士毕业论文获得者-周明倩

发布者:田雨发布时间:2022-06-27浏览次数:10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沉淀、磨练,绽放、收获,勤奋让她在学业上精益求精,认真让她在生活中闪闪发亮。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周明倩的故事。

 

见贤思齐

“与什么样的人在一起,你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我对于学术的兴趣和在科研路上的探索,离不开李锐老师和同门们的影响。我坚信与优秀的、积极向上的人在一起,很难不被他们感染。李老师对于科研发自内心的热爱,同门师兄妹们严谨的科研态度,都对初入研究生生活的我产生了很大触动,他们是指引我走向科研之路的明灯,更是鞭策我进步的动力。在师门浓厚的科研与学习氛围影响之下,我对科研从陌生,到燃起兴趣,再到动手实践,最后品尝到甜蜜的果实。这样的科研经历虽也有过艰辛与怀疑,但却从来不孤单。我想,贯穿我科研之路始终的就是我身边这群优秀又可爱的人。

在科研过程中,李老师经常鼓励我们走出去,多参加学术会议,看看别人在做什么。参加学术会议的过程中,可以接触到众多优秀学者,发现本领域最新的研究主题,学习他们的科研成果,反思并完善自己的研究。在参会过程中除了能学习到新知识,接触到前沿研究,更能够锻炼自己的表达与沟通能力。

 

水滴石穿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作为学术界新人,需要付出足够的时间与精力来夯实研究文献库,丰富学术工具箱,以期能有所言,有所用。此外,问与学,要相辅而行。集中学习是师门的一大优势,在这样环境中,高一届的师兄师姐是我们的“引路人”,高多届的师兄师姐则是“定心丸”。我们在选题把握不准确、文献研读有困难、实证方法搞不定时,请教师兄师姐可以很快得到答案,对于较难的问题,大家一起讨论也会比自己苦思冥想高效许多。

科研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科研过程中我也经常遇到困难,也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和努力的方向。稿件一次次退稿、一次次的返修与校对,不仅是对科研能力的考研,更是对于心力的挑战。经历过这些过程以后,我更加明白,只有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好每一步,基础才会稳固。在科研中,保持匀速前进,比一味冲锋在前更重要。给自己“这是最后一座山”心理暗示的同时,还要怀着“水滴石穿”的恒心,才能在科研路上耐得住性子。

 

奋力前行

科研过程中充满了困难与未知,我们要充分认识并努力克服其间的负面情绪,在迷雾中寻找心安的远方。第一个要克服的便是畏难心理。有的时候,我们很容易把一个东西想的太难而向后逃避,或者轻重急缓排序时将它搁置到最后,如新方法的学习,研究范式的转换等等。我的解决办法就是找一个外在的压力push自己无法忽视。为了多读文献、学方法,我参加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论丛》。要想看懂别人的文章和方法,我必须不断地去读文章、学方法。

第二个要克服的是厌倦情绪。有的时候,我们很容易陷入厌倦的情绪中,特别是修修补补八百遍还是没有好的结果,不知道这一切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我的解决方式就是休息一下,纯休息什么也不干,彻底放空。如果简单的休息没有用还会看点有趣的书安慰自己,并给自己“洗脑”:研究是有意思的,我将来也会成为一个有趣的人、做有意思的研究的人。

 

只今只道只今句,梅子熟时栀子香。过去的事情不要再想,未来的生活尚未到达就不必烦心,要活在当下,过好自己的生活。无论未来的人生选择如何,都不要把时间花在懊悔与畅想上,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认真做好该做的事,未来的道路自然会出现在你的眼前。无论是考公、就业、还是深造,都没有轻而易举实现的道理。有了自己的目标就努力走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