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黛玉)9月24日,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会主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会学术部承办的第四十九期“文泉论坛”——服务于民:公共管理创新中的“多元”与“归一”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瀚楼北805A教室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特邀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王洪川担任主讲嘉宾,公共管理学院贺三维教授主持,公共管理学院2025级部分研究生现场参会学习。
讲座伊始,王教授首先从公共管理与民生国家的关系入手,阐述了公共管理作为实现民生国家的手段,以及民生国家作为公共管理终极目标的重要理念。他从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出发,强调了人民在国家治理中的核心地位,并分析了西方公共管理理论从“行政效率”到“公共价值”的演变过程。他结合中国的制度实践,强调公共管理应从需求端发力,构建“需求—响应—反馈—优化”的闭环机制,深入理解人民需求的复杂性、动态性和差异化。同时,需要制度与文化双重支撑,以更好地体现“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紧接着,王教授聚焦公共服务中的重点问题,展示了公共服务研究方面的学术前沿与未来重点方向。他强调,公共服务是民生发展的基石和引擎,公共服务研究就是服务国家“看见”人的基本需求。他提出从多方面进行学科创新,通过构建多维动态测度体系,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和采用多维分析视角,推进公共服务从静态向动态、从简单向复杂范式转变。
随后,王教授强调了以人为本的韧性治理在公共服务领域的重要性,并用多张图例展示了国内公共治理的多种研究体系。他指出,在公共服务领域,韧性理论被用于提升服务系统在面对危机和挑战时的防御抵抗、适应恢复和学习转化能力,这对于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分享结束后,参会者积极与王教授进行深入探讨。针对“疫情时代的案例数据在今天是否仍需高度关注”、“数字治理中的研究方向应该更多聚焦算力还是数据”等问题,王教授对每位教授和同学都做出了详尽且独到的思考。最后,贺三维教授代表学院感谢王洪川教授的精彩分享,并期待未来能有更多交流合作的机会。
至此,公共管理学院第四十九期“文泉论坛”学术讲座圆满结束。本次讲座中,王洪川教授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探讨新时代公共管理研究如何践行“服务于民”的宗旨,进一步拓宽了同学们的学术视野,有助于我院研究生深入了解公共管理创新的最新趋势和实践案例,提升学术研究能力,进而实现公共管理的现代化和服务的高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