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阳昀羲)盛夏七月,研学正当时。为助力本科生夯实集体协商(谈判)专业功底,精进相关知识与实操技巧,更为即将开赛的第十三届全国高校模拟集体协商(谈判)大赛、第六届湖北省高校模拟集体协商(谈判)大赛储备精锐力量,2025年7月21日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党支部联合模拟集体谈判协会、知行创劳动实践工作坊,共同举办了“南湖红帆- 2025暑假本科生聚力助航系列活动之 ‘模拟集体协商(谈判)培训交流会’”。模拟谈判协会会长郑莹嘉带领协会干部薄禄婕、阳昀羲、丁哲慧、李绍腾、庞鑫懿等同学提前开展前期宣传与组织工作,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场线上盛会,不仅是一次专业赋能的课堂,更是学子们叩响省级、国家级赛事大门的重要阶梯。
第十三届全国高校模拟集体协商(谈判)大赛由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劳动关系分会主办、北京物资学院承办,将于11月1-2日在首都北京举行。作为全国高校领域颇具影响力的品牌赛事,全国高校模拟集体协商(谈判)大赛已在京、鲁、浙、津、陕等多地成功举办十二届,赛事模式日臻成熟,辐射效应持续扩大,近40多所高校踊跃参与。
对参与其中的同学而言,这不仅是一次整合专业知识、锤炼口才的契机,更是拓展劳动法视野、习得谈判精髓、打开校际交流窗口的宝贵经历。
当晚19:30,培训交流会准时以腾讯会议(会议号:671-332-458)的形式开启线上课堂,公共管理学院熊卫教授、陈天学副教授、黄宏伟副教授组成的专家团队依次授课,模拟集体谈判协会成员及参赛选手齐聚云端,培训到22:00结束,来自公共管理学院、工商学院、会计学院、经济学院、法学院、国际法学院、金融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哲学院10所学院的选手在近三小时的沉浸式学习中满载而归。
熊卫教授以《集体谈判劳动法与应用》为主题开启首讲。他如一位严谨的 “法律向导”,梳理了从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颁布至2025年的近30部核心劳动法律政策 —— 从《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基础法律,到《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等专项条例,再到相关司法解释与政策文件,为同学们构建起清晰的法律知识图谱。他特别强调,集体协商谈判中职工共性问题往往涉及多条法条,“合法是底线,共赢是目标”,这句箴言让学子们深刻领会到法律在谈判中的基石作用。
陈天学老师讲的内容是《AI时代集体谈判策略与技巧》,他紧扣 “AI时代” 这一前沿背景,从数字化谈判模式的新变化切入,将 “信息优势运用”“谈判节奏把控”“分歧化解技巧” 等干货娓娓道来。在他的讲解中,谈判不再是传统印象中的 “唇枪舌剑”,而是融合了时代特征的智慧博弈,引导同学们学会在新场景下以变应变、以巧取胜,让同学们适应新时代谈判场景。
黄宏伟副教授以《集体谈判比赛规则和礼仪》为题的分享压轴登场。为学子们送上 “赛事指南”。他不仅细致解读了比赛流程规范、评分标准等 “硬规则”,更聚焦谈判礼仪这一 “软实力”: 从着装规范(如资方需以正式着装展现专业气场)到言行举止,从团队配合到临场应变,条条建议精准实用,让同学们对赛事中的行为准则有了清晰认知,更明白了 “专业素养既要藏于内,亦要显于外”。
课程尾声,模拟集体谈判协会培训部部长李绍腾对三位老师的精彩培训表示感谢。他首先向三位老师的倾囊相授致以诚挚谢意,随后寄语参赛学子:“希望大家将今日所学化为明日行动,结合课后PPT深研细悟,在后续准备中持续打磨谈判能力。” 同时他也提醒同学们,务必关注培训QQ群(群号:71559149)内的通知,为后续选拔做好充分准备。
此次培训交流会,如一场及时雨,为备战赛事的学子们注入了专业养分 —— 从法律根基到赛事规范,从传统技巧到时代策略,全方位的指导为他们铺就了通往赛场的坚实阶梯。而对学院而言,这亦是劳动关系领域实践教学的一次生动实践,让 “学以致用” 的育人理念在具体活动中落地生根。
审核:熊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