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陈梦涵)为深化家校协同育人机制,搭建家校沟通桥梁,帮助家长全面了解当前就业形势,引导学生科学规划职业发展路径,2025年6月27日下午3点,公共管理学院通过腾讯会议平台召开2026届毕业生云家长会。本次会议围绕“就业形势分析”与“科学规划建议”两大主题展开,由22级本科生辅导员王康老师主持,共200余名家长在线参与。
会议伊始,王康老师从宏观视角剖析了当前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环境。他指出,202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达1250万人,较去年增长5.3%,叠加经济结构调整与企业招聘需求变化,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针对学生和家长在就业规划中的常见认知偏差,王老师进行了系统梳理:部分学生存在“非考研、考公不可”的单一思维,对多元化就业渠道认知不足,且对就业形势预估偏乐观,缺乏危机意识和求职准备,目标规划过于集中,备选方案缺失。家长层面则呈现出干预方式两极化的趋势,部分家长仍受传统“铁饭碗”观念影响,对央国企、民营企业等多样化就业机会关注不足。
基于上述问题,王康老师提出五项建议:一是拓宽就业视野,鼓励学生探索央国企、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新兴行业等多元路径;二是理性定位方向,根据个人兴趣与能力制定主攻目标,并配套1-2个备选方案,避免路径依赖;三是把握关键节点,提前规划备考时间,关注秋招黄金期等重要时间节点;四是强化能力导向,从“学历竞争”转向“能力竞争”,注重实践技能与综合素质的提升;五是树立动态思维,倡导“先就业、再择业”的务实理念,通过积累经验逐步实现职业目标。
随后,谭晓禹老师对研究生考试形势进行了深度分析。他指出,考研呈现“高考化”趋势,报考人数持续攀升,试卷难度与区分度同步提升。谭老师强调,考研成功需兼顾学习能力、备考时间、复习规划及择校策略,建议学生结合学术兴趣与职业需求,科学评估自身条件后审慎决策。
在公务员考试专题分析环节,田老师结合权威数据与实际案例,系统解读了公务员考试的发展趋势、岗位适配性及备考策略,为学生和家长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方向。
会议最后,王康老师总结指出,就业是一场“幸存者游戏”,学生需提前规划、多线并行,家长应扮演“引导者”角色,与学校形成育人合力。未来,学校将持续推出校内宣讲会、双选会、简历优化指导、模拟面试训练等常态化服务,为学生提供精准就业支持。
此次云端家长会通过系统分析就业形势、厘清认知误区、分享务实建议,为学生和家庭搭建了沟通桥梁,也为家校协同育人注入了新动能。
编辑人:王康
审核人:刘茂盛